office365admin下载

从浓妆艳抹到精致华丽 —浅析戏曲化妆的发展演变历程

从浓妆艳抹到精致华丽 —浅析戏曲化妆的发展演变历程

从“同光十三绝”的画像来看,当时京剧旦角的化妆方式非常简单,淡淡地在脸上画上几笔,片子贴得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形贴成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标准的提高,对这样的妆容进行变革是必然的。资料显示,梅兰芳等前辈名角当年对旦角妆容的改革摈弃了传统化妆只在上下唇点三个红点的方式,改为涂抹口红勾勒唇形,使唇部更加丰润自然。同时还加重黑彩描画眉眼,并在眼部晕染红色的油彩,再加上勒头吊眉,使人物更加妩媚精神。另外,在适当的部位贴上片子,修饰脸形,使得男演员较为硬朗的脸部轮廓变得柔和、秀气,更加符合旦角女性的身份。从“四大名旦”的资料照片来看,他们的妆容都已经十分细致、考究,与早他们数十年的前辈有很大的区别。正是在这些艺术大师的各种变革尝试过程中,戏曲圈形成了一套相对“标准”的化妆方法。

“同光十三绝”彩图

(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标准”的传统戏曲化妆基本可分为7个步骤。第一步:拍底彩,用嫩肉色的油彩铺上第一层。第二步:拍面红,用大红或玫红油彩画在眼睛周围,然后慢慢往下匀。第三步:定妆,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的妆面起到固定作用。第四步:刷胭脂,在面红的地方,先刷第一层大红色胭脂,再刷第二层玫红色胭脂,也称荷花胭脂。第五步:画眼睛,根据角色的需要画出能够表达人物特征的眼形。第六步:画眉毛,同样是根据角色的不同画出不同长短、粗细的眉形。第七步:画嘴唇。至此,一个“标准”的戏曲妆就完成了。

不过,由于戏曲化妆历来都是由戏曲演员自己完成的,因而即便步骤完全一样,但完成的妆容却并不会完全相同,眉的粗细、高低,眼和嘴的大小,面部和眼部红色的深浅乃至生行演员额头“冲天炮” 形状、颜色都可能会有细微的不同。因而一堂龙套每个人脸上的色彩浓淡和眉眼的形状各不相同是一件很常见的事。而对于花脸和丑行演员来说,同一个角色在不同演员的手下画出的脸谱有时还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比如京昆舞台上常见的孙悟空就有各种不同的画法,不过基本的特征则不会变,不然上了台观众认不出,就有些尴尬了。

顺应时代精致化

如果说从“同光十三绝”到梅兰芳时代戏曲化妆的变化是可以一目了然的,那么这些年戏曲化妆的变化却是悄然进行的。以外行的眼光来看,现在戏曲演员的妆容与几十年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如果细看可以发现更加精致、更加漂亮了,这主要与引入了专业化妆师来为戏曲演员化妆有关。最初引入化妆师,主要是因为一些新编戏的妆容与传统戏曲妆不同,演员自己难以完成。然而,很快角儿们就感受到了化妆师的好处来。专业化妆师有美术功底并受过专业训练,专业化妆师在化妆时所用的化妆品和工具也比传统戏曲妆简单的油彩、散粉、胭脂要复杂得多,所以化妆师画出来的妆面效果更美、更精致。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把自己的“脸面问题”交给化妆师来打理,希望能把最美的自己呈现给观众。一些角儿在演出传统戏时也开始请化妆师为自己化妆,还有一些演员则开始向化妆师学习如何运用更合适的化妆工具画出一个更加精美的妆容来。

昆剧演员扮相

除了演员的主观意愿之外,小剧场戏曲的兴起让演员与观众离得越来越近,客观上要求演员的妆容更加精致、细腻,经得起观众近距离欣赏。而这几年戏曲电影的复苏也对戏曲演员的妆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的镜头会把演员的脸部放大数倍甚至十数倍,特别是现已流行的高清电影,妆容上的任何一个小的瑕疵都很难逃过观众的眼睛,因而更要求妆容的精致。而且电影的用光与舞台的灯光又有很大区别,同样的妆容在两种不同灯光下的效果会有明显不同,在拍摄戏曲电影时对戏曲妆容进行一定的变化也非常必要,比如电影的化妆不能太过夸张,而且电影颜色忌红,所以妆面色彩不能像传统戏曲妆这样鲜艳。而另一方面,观众审美的变化也是促使戏曲妆容变化的一个隐性原因。在偏好自然“裸妆”的时代,过于浓烈、厚重的妆容,观众的接受度并不太高,偶尔看个新鲜也许还好,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审美疲劳。

当然,无论如何变革,戏曲妆容的基本特点不能丢,一些传统的步骤也必须保留。比如在化妆中底色可以先用粉底液、粉底膏,一层一层重叠上去,以达到让妆容更加贴合肌肤的目的,但是无论打了多少层,嫩肉色的油彩是必不可少的。腮红颜色可以渐变、有过渡,但基本的形态不能变。传统戏曲妆的眉眼部分就用一层黑油彩,眉毛还可以用黑锅胭脂,但是在改良的妆容里,画眼睛可以先用眼线粉,再用眼线液,然后再是淡咖啡、深咖啡、黑色眼影,循序渐进,这样的眼睛就更有立体感,朦胧感。眉毛也是,可以用眉粉,咖啡眉笔,黑色眉笔,但是最后还要上一道戏曲标志性的黑色油彩。

因而,这一轮基于“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妆师介入而引发的戏曲妆容的变化本质上来说并非“变革”而是“升级”。在保持戏曲妆容写意、夸张的特色不丢失,“浓妆艳抹”的基本色调不改变的情况下,对戏曲妆容进行“技术性”的改良,使得妆容更加自然、更加精致,并且在不影响其“本色”的前提下适度柔和,使这更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这一种变化,想来观众和演员都是喜闻乐见的。

作者上海昆剧团二级舞美设计

如何订阅:

联系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升级无压力:《开心消消乐》升级攻略 汽车之家 →

相关推荐